【电压乘电流的理论误区】
- 全纳之家LV.排长
- 2016/2/14 8:11:35
作者:何加林
邮箱:czhejialin@163.com
电压乘电流的计算结果和某些仪器检测的情况没有错,错就错在无法解释电子、电荷、电场的数量变化,例如:220伏的电压乘1安培的电流等于220瓦,22伏的电压乘10安培的电流也是220瓦,其中的问题显而易见,电学理论只能单纯解释电流的物质含量。
各种各样的发电机,都是通过磁场的极性变化工作的,并且是由电枢线圈贯通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回路,它也无法解释电子、电荷、电场的个体行为,是在哪个环节生成、排列、运动的,电压、电流、频率之间的协调动作,只能表明它是一种整体有效的物质反应。
变压器的输入线圈和铁芯,构成了一个闭合回路的电磁铁,它的输出线圈处于闲置状态时,也无需解释电磁感应的任何问题,并且适用电磁铁的解释理由:通过电流产生磁能的装置,变压器的输出电量源于线圈本身的物质反应,是被铁芯交替变化的磁能所驱动。
没有电压也就不会产生电流,电路中的电压越高,电子、电荷、电场的数量反而越少的物质关系违背了客观规律,根本无法解释电压和电流的物质差别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?其中的矛盾可想而知,只有参考借鉴类似的机械常识,才能统一解释电压和电流的原理。
大量的事实足以表明,电磁线圈中的电压,类似一根绳子被加载动力的有效长度,电磁线圈中的电流,类似这根绳子拉动或悬吊某些物体消耗的作用力,整体有效的物质反应形成了电压和电流成反比的关系,也无需猜想这些材料中的感抗或阻抗,怎样完成电流小它就大、电流大它就小的物质变化?以及怎样瞬间改变它们的个体数量?

校园资讯